盘点2024年中国民航货运市场:规模与效益双突破

栏目:社会广角 发布时间:2025-03-07
来源:媒体滚动

2024年,中国民航货运市场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跨境电商爆发及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实现了量质齐升的跨越式发展。全年货邮运输量达898.2万吨,同比增长22.1%,较2019年增长19.3%,创历史新高。国际航线货运需求持续强劲,2024年1~10月,民航日均货运航班约597架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50%。从区域来看,东南亚、中西亚、南亚、欧洲、美洲等区域的货运航班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涨幅都超过100%。跨境电商与冷链物流等新兴业态成为核心增长引擎,上市航司与机场的协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全球竞争力。市场规模:货运显著增长,区域枢纽崛起

2024年全年,中国民航货运量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11.3%),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速达29.3%,占全球增量贡献的30%以上。跨境电商需求激增是核心驱动力。

我国枢纽机场货邮吞吐量总体呈现显著增长态势,部分机场在区域协同、新设施投入及航线网络优化下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005.8万吨,同比增长19.2%,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17.3%。

2024年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名第1~10位的依次为上海浦东机场、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首都机场、鄂州花湖机场、郑州新郑机场、杭州萧山机场、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及上海虹桥机场。除萧山机场由于顺丰航空货运航线转场等原因导致货邮吞吐量下降外,其余9家机场货邮吞吐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鄂州花湖机场异军突起,全年货邮吞吐量同比增幅高达296.8%,此外郑州新郑机场货邮以35.7%的涨幅成绩同样亮眼。

其中2024年上海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420.6万吨,浦东机场约378万吨,虹桥机场约42万吨。2024年,浦东机场全年中转率提升至15.7%,创历史新高,上海在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指数中蝉联第一,主要得益于其成熟的机场设施和强大的产业支撑能力,尤其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货运航线网络持续优化。白云机场货邮吞吐量238.25万吨,同比增长17.3%。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后,机场货站面积将扩展超100万平方米规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600万吨。深圳宝安机场货邮吞吐量为188.13万吨,同比增长17.56%。随着深畅国际货站、东区国际快件一号货站项目(新快件货站)、东区国际转运一号货站项目、南区转运库项目等物流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宝安机场货邮处理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北京机场货邮吞吐量约177万吨。其中,首都机场约145万吨,大兴机场32.06万吨。首都机场集团是我国最大的机场集团(管理34个干支机场),全年完成货邮吞吐量237.6万吨。鄂州花湖机场2024年完成货邮吞吐量102.5万吨(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26.7万吨),从2023年全国第16位跃升到中西部第1位、全国第5位,成为本年度最大黑马,验证了“全货机+腹舱”模式的成功。

上市航空货运企业表现:货运业务成为盈利支柱

从目前来看,我国航空货运业务的企业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以顺丰航空、中国邮政、京东物流、圆通航空等企业为代表的“快递系”。另一类型是以国货航、中货航、南航物流等企业为代表的“民航系”。截至2024年底前一类“快递系”公司共4家,机队规模共达到158架,第二类“民航系”公司共13家,机队规模共达到88架。

从财报上看出,三大航司里,国航和东航旗下的货运物流公司均已实现上市,且盈利可观。根据国货航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盈利18亿元~19.9亿元,同比增长56%~73%。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航空货运行业逐步恢复常态化运行,全球供应链体系逐步稳定,以及跨境电商对航空货运的旺盛需求。此外,公司积极引进波音777F和空客A330飞机,加强生产组织,优化市场布局和航线结构,拓展与大客户的深度合作,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也有效助力了业绩改善。东航物流公告显示,东航物流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5亿元到2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0.12亿元到4.12亿元,同比增加0.48%到16.56%。东航物流表示,受益于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国际航空物流需求持续增长,空运运价同比上涨。南航物流上半年净利润17.12亿元,成为母公司重要利润来源。

机场货运能力显示出专业化与智能化升级

得益于智能化与绿色化升级,机场货运效率提升,单票处理成本下降显著,同时推动行业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为我国航空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例如,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北货运区试点“电子货运平台+智慧货站”模式,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操作,平均每年节省纸质单证超100万份,数据传输时效提升20%以上。杭州机场通过部署RFID电子标签与物联网平台,打通跨境物流的“数据孤岛”,实现国际货物从舱单申报、海关查验、仓储分拨到末端配送的全流程透明化。鄂州机场借助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对机场设备、货物操作、能源使用等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市场驱动力:政策红利与业态创新

2024年,为加快航空货运发展速度,《民用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航空前置货站发展指南》等行业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相继出台。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航局在推动“干支通、全网联”网络建设下,2024年全年全国共新开国际货运航线168条,我国国际航空货运网络不断织密。

随着我国跨境电商需求暴涨,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比2020年多了1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值占中国外贸的比重从2019年的4%上升到2024年的6%。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品牌不断加速出海。其中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1%、32.8%、45.2%的增长;自主品牌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到了21.8%。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我国外贸总量、增量、质量均实现增长。据媒体报道,SHEIN、Temu等平台每天空运的货物能达到3000吨和2500吨。在出货旺季12月,SHEIN单月每天的出货量将达到5000吨,加上Temu、阿里、抖音,四大平台加起来每天的空运货物约为10800吨。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预计达2.95万亿元,带动航空货运需求同比增长56%。

短板仍明显:全货机整体运力不足

与此同时,我国全货机的运力依旧紧张。近日,据中物联航空物流分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内地共有17家货运航空公司,货机数量为246架。从统计数据来看,顺丰航空全货机数量稳居第一已达到89架,邮政航空排名第二机队规模达到42架。这两家机队数量加起来已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三大航旗下两家物流公司南货航、国货航并列第三,机队规模均为17架,东航物流机队规模14架排名第四。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内地在役的大型货机中,南航物流拥有17架波音777F,东航物流14架波音777F,国货航11架波音777F和3架波音747F。顺丰有4架波音747F,邮政航空有2架波音777F。这五家加起来大型货机也仅有51架。我国内地机队中,窄体机规模大于宽体机,窄体机数量超过飞机总数量的60%。这一数据表明,窄体飞机在中国民航运输业中占据主导。大型货机的高效能及远程能力意味着公司在物流领域内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显然远远不够。

另外,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近六成份额被外方承运人抢占,这说明我国空运企业市场竞争力仍待提升。尽管民航管理部门已经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航空货运整体供需结构持续改善,但国际货运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挑战与展望

2025年,中国主要机场的航空货运市场将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成本压力、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运力供需平衡问题将对市场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政策调整等因素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因此,中国主要机场的航空货运市场在2025年将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

河南省航空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乔善分析,首先,欧盟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强制配额从2025年的2%逐步提升至2030年的6%。我国虽然暂未跟进,但全球趋势下,航空公司的燃料成本,尤其是依赖国际航线的企业,将显著增加。其次,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如对中国商品可能加征的高额关税,以及小包裹免税政策的波动,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物流成本。最后,国内核心枢纽机场,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机场货站操作费、安检流程优化滞后等问题,加剧了资源分配矛盾,推高地面物流和机场费用。

此外货运市场还呈现竞争白热化和运力供需错配现象。一方面,国内外航司与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在货运领域展开激烈角逐,顺丰航空货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2月为88架),京东航空和圆通嘉兴机场的布局进一步分割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公路运输效率提升,部分货物转向陆运,挤压航空货运需求。此外,波音777-8F和空客A350F新货机交付延迟导致中远程运力短缺,国际客机腹舱运力恢复不足,加剧跨境电商旺季的舱位紧张。同时,区域运力失衡问题突出,部分航线运价飙升,而新兴市场运力不足,难以满足增长需求。

他表示,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将在政策与基建的双重支持下,迎来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局提出2025年货邮吞吐量目标为950万吨,同时通过推动机场扩容与智慧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货运呈强势崛起之势,双枢纽格局日益凸显。其中,鄂州花湖机场作为新兴的货运枢纽,其货邮吞吐量已达超百万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郑州机场作为传统货运重镇,年货邮吞吐量也已突破80万吨,二者共同构成了中部地区货运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随着中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这两个货运枢纽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和高附加值货物需求的上升,为航空货运提供了强劲的增长动力。技术创新与多式联运的融合,如RFID、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空陆海联运模式的推广,将显著提升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另外低空经济在货运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突破传统地面交通限制,利用空中航线实现点对点快速运输,显著提高运输效率并缩短运输时间,尤其在山区、海岛等地面交通受限地区优势更为突出。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区域合作的潜力释放,为中国航空货运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挑战。(丁一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