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宣布,丰巢拟与中邮智递(中邮速递易运营主体)进行股权重组,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将合计持有丰巢28.68%股权,中邮智递成为丰巢全资子公司运营。
公告显示,丰巢网络与“中邮智递”及其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浙江驿宝、明德控股拟签署一揽子交易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原股东中邮资本、三泰控股、浙江驿宝、明德控股将减资退出中邮智递,中邮智递成为丰巢网络的全资子公司,中邮智递原股东(包括原股东指定的子公司)将有权认购丰巢开曼新发行的股份,成为丰巢开曼的股东。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丰巢整合中邮智递属于定向收购行为,定价在参考丰巢科技2018年6月股权转让的90亿估值的基础上,也综合考虑了智能快递柜市场发展潜力、运营效率、双方快递格口数量等因素。本次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为丰巢开曼的子公司,中邮智递原股东将合计持有丰巢开曼28.68%的股权。
作为快递末端投递的重要设施,智能快件箱自诞生之日起就颇受关注,特别是中邮速递易和丰巢两家头部企业,他们的一举一动也会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速递易在2012年由三泰控股成立,2017年引入了中邮资本、驿宝网络(菜鸟网络全资子公司)和亚东北辰(复星集团全资子公司)三大战略投资者,后正式更名为中邮政速递易。值得注意的是,顺丰控股大股东明德控股在4月29日出资1.33亿入股中邮智递,占股6%。
丰巢的发展历程更可谓“看点十足”。2015年丰巢由顺丰、韵达、中通、申通、普洛斯五家企业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并于次年6月由上述五家企业内部增资5亿元投资,先后融资共超过55亿元。2017年,丰巢以8.1亿元收购中集e栈。2018年,中通、韵达、申通等企业又相继退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的智能快件箱有40.6万组,投递率达到10%。而丰巢在全国累计布放17万组,中邮政速递易则累计布放9.4万组。由此可见,两家企业合并后,市场占有率将超过65%。
二者为何在此时选择合并?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盈利难是最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快件箱初始投资大、盈利模式不明确、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均遭遇成本考验,中邮速递易和丰巢这样的大型企业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自成立以来二者均没有实现盈利。”该专家认为,二者的合并有利于缓解市场竞争压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探索盈利模式上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公告显示,2019年丰巢营收16.14亿元,亏损7.81亿元。中邮速递易营收4.29亿元,亏损5.17亿元。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二者会选择合并。
至于今后的发展战略,丰巢官方表示,末端基础设施的升级提效极势在必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亦是大势所趋,双方整合之后,可实现成本结构、网络规划、资源共享的优化与协同,进一步打造场景化、多元化、标准化的末端服务,为最后一公里提供成本与效率更优的解决方案。
当然,快递柜的发展还有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4月中旬,国家邮政局办公室与商务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提供用地保障、财政补贴等配套措施。这无疑将进一步降低快件箱企业的运营成本。
按照国家邮政局的规划,下一步将支持智能快件箱实现“六进”,即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商厦、进农村、进交通枢纽场站,以便发挥好智能快件箱独特的优势。